注意啦!来宁返宁健康管理措施,还有不清楚的快请进来看!
日期:
2021-01-22
浏览次数:
301
1月17日,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预防控制组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会及社区防控组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春节期间来苏返苏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通知》,对入境等五类人群春节期间来苏返苏进一步明确健康管理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预防控制组、社会及社区防控组《关于进一步明确春节期间来苏返苏人员健康管理措施的通知》要求,现就春节期间来宁返宁人员健康管理措施明确如下:
对入境人员实施“14+14”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符合解除隔离条件的,继续严格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3天(48小时后)、第14天开展核酸检测,两次检测均为阴性者,可以纳入常规管理。对在外市入境并解除集中隔离后14天内回宁人员,应在其回宁当天起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在3天内开展核酸检测,在解除集中隔离后的第14天开展核酸检测。经“快捷通道”入境人员参照上述要求,将闭环管理时间延长至入境后第28天,并做好核酸检测。居家隔离观察及闭环管理期间不得离开居家场所或闭环管理场所。其中,第一个14天集中隔离解除前的核酸检测应使用2种不同品牌试剂进行平行检测。从事冷链物品(含冷链食品)装卸、搬运、运输等高风险工作的来宁返宁人员,应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不能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要专车转运至采样服务点,开展采样检测。各区应对其开展14天居家观察管理,在居家观察管理的第3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居家观察管理期间应开展每日2次体温检测并向社区报告,不得组织或参加会议、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得从事学校、培训机构组织的线下教学授课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和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
对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已满14天人员,在排查到的当日对其开展核酸检测,并居家观察管理至其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满28天。居家观察管理期间应开展每日2次体温检测并报告,结束居家观察当日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对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未满14天的人员,应釆取集中隔离措施至其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满14天;集中隔离期间应开展每日健康监测;进行2次核酸检测(追踪到的当日和解除隔离前一日各1次);解除集中隔离前的核酸检测应使用2种不同品牌试剂进行平行检测。
解除集中隔离观察后,应将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并居家观察管理至其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满28天,在居家观察的第3天、第14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居家观察管理期间应开展每日2次体温检测并向社区报告,不得组织或参加会议、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得从事学校、培训机构组织的线下教学授课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和参加聚集性活动。
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直辖市为县区内)非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不能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要专车转运至采样服务点,开展采样检测。每日开展2次自我体温检测。
其他低风险地区的来宁返宁人员,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并每日开展2次自我体温检测。农村地区返乡人员应在返乡当日向所在村委会报备。
当前,全国多个地区都对人员流动做出了不同的防疫要求,不同风险分级地区之间也有不同的出行隔离政策。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国内冬春季疫情多点散发、局部聚集,令不少人心头担忧起来。
2022
-
04
-
18
点击次数:
12
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中,施工方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污水管道需穿越河道、隧道时,由于埋深较深,拖拉管施工法无法精确定位深度;当部分路段存在给水、雨水、燃气、超高压电力等多条管线时,若采用传统明挖施工法需协调多家管线搬迁,耽误工期,费用较大,且交叉路口车流量大,传统施工影响交通。路口车流量大,开槽埋管影响交通怎么办?重力流排水管道,拖拉管不能实施怎么办?穿越河道,明挖施工行不通怎么办?怎么办面对以上种种难题,新型微型顶管工艺,非常适合于小口径(DN300-DN500)、短距离(≤100m)的管线项目。该工艺采用树脂混凝土管作为主材,具备“顶进速度快、对土体扰动小、管道铺设精度高、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能够在不影响地面交通、不开挖街道路面、不搬迁大型管线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施工困难。微型顶管工艺流程微型顶管工艺与常规工艺比较微型顶管技术优势影响小DN300-DN500工作井占地面积只需4-6㎡,不需...
2022
-
04
-
09
点击次数:
7
2025年南京市40%建成区将力争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发布。“十四五”期间,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着重做好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提升水环境、利用水资源、传承水文化五个方面工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地下排水难题的良方。“十三五”期间,南京市探索以试点片区为引领,推动748个海绵项目建设,建成区21%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超额完成国家规定任务。“十四五”期间,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通过加强分类示范、强化分区施策两大举措,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海绵城市”样板。加强分类示范,带动连片建设强化分区施策,因地制宜推进完善管理、规划、标准、管养、监管是南京市保障“十四五”海绵建设目标的五大体系。南京将持续完善建设闭环管理制度,健全海绵设施养护和管...
2022
-
03
-
29
点击次数:
19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现将江苏普利匡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如下:2021年度我公司生活垃圾交南京绿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处理约72车次。2021年度危险废物品种包括废活性炭(900-039-49),废包装桶(900-041-49)。2021年度废活性炭产生0.35吨,转移0.425吨;废包装桶产生1.2412吨,转移2.1516吨。2021年危险废物均为省内转移,目前无自性处理设施,全部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