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经历了31天的不懈努力后,南京终于实现了全域低风险!!!感谢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们,全力配合每项防疫工作的南京市民们,以及祖国各地前来支援的“最美逆行者”们!从7月20日,宣布南京有阳性病例;到7月底,南京疫情攀高峰。从8月9日的“零新增”;到今天的全域低风险。这一路,凝结了万千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一轮又一轮的全民核酸,正因为有防疫人员在一线奋斗、南京市民在后方鼎力配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零新增”和“低风险”。一项又一项的防疫举措,正因为有大家认认真真的落实,才有了今天的全局可控。在致敬所有努力的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要放松警惕。接下来的日子,让我们做好防护,携手盼望城市彻底复苏,迎接生活重启。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0
浏览次数:509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7
浏览次数:227
发布时间:
2021
-
08
-
01
浏览次数:331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防控措施筑牢做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个人防护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4
浏览次数:410
进入梅雨季节以来,江苏多地连降大雨,考验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雨天不看海”是每个城市居民的愿望,而海绵城市建设被不少人看作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利器。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在来势汹汹的“暴力梅”面前,海绵城市在防汛排涝等方面的功效怎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在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绕行江岛科创中心和滨江风光带,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公分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下凹式绿地、生态铺装停车场、雨水花园……随处可见“海绵”配置,小雨中行走无需担心湿鞋,也未看见道路积水现象。通过这些‘海绵’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可缓解径流高峰,减轻管网防洪排涝压力,防治内涝,并提高雨水回收利用。江心洲江岛科创中心2016年南京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将江心洲片区和丁家庄保障房片作为试点项目进行重点打造。“这几年,被长江包围的江心洲,在雨季中安然无恙,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海绵建设在排涝中发挥了很好作用。”根据介绍,江心洲编制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覆盖全岛15平方公里,规划构建4大类18项“海绵”指标,从水系、地块、公园绿地、道路等方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每公顷建设用地的雨水调蓄容积不得小于100立方米。如今全岛绿化覆盖率接近7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面源污染削减率高于60%。路面雨水收集铺装树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沟见缝插针建“海绵”在江岛科创中心的屋顶,也...
发布时间:
2021
-
07
-
09
浏览次数: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