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梅雨季节以来,江苏多地连降大雨,考验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雨天不看海”是每个城市居民的愿望,而海绵城市建设被不少人看作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利器。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进展如何?在来势汹汹的“暴力梅”面前,海绵城市在防汛排涝等方面的功效怎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南京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绕行江岛科创中心和滨江风光带,透水砖铺装的人行道、隔几十公分就有一个缺口的马路牙子、下凹式绿地、生态铺装停车场、雨水花园……随处可见“海绵”配置,小雨中行走无需担心湿鞋,也未看见道路积水现象。通过这些‘海绵’对雨水的吸收储存,可缓解径流高峰,减轻管网防洪排涝压力,防治内涝,并提高雨水回收利用。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江心洲江岛科创中心
2016年南京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将江心洲片区和丁家庄保障房片作为试点项目进行重点打造。“这几年,被长江包围的江心洲,在雨季中安然无恙,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海绵建设在排涝中发挥了很好作用。”根据介绍,江心洲编制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覆盖全岛15平方公里,规划构建4大类18项“海绵”指标,从水系、地块、公园绿地、道路等方面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每公顷建设用地的雨水调蓄容积不得小于100立方米。如今全岛绿化覆盖率接近7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0%,面源污染削减率高于60%。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路面雨水收集铺装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树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沟
见缝插针建“海绵”
在江岛科创中心的屋顶,也有郁郁葱葱的植被,屋顶绿化面积高达1349平方米。雨水经屋顶植被蓄水、净化后,通过一侧的排水管道统一收集于地下室的大型蓄水箱中。蓄水箱可收集100立方米雨水,经消毒、过滤等操作后,最后进入清水箱中。晴天可以把储存的水调出来,用于室外绿化浇灌和景观水池的补水,大大增强了雨水收集利用率。此雨水回收装置,每年可回收利用雨水4500吨,可节水30%一50%。伴随江心洲建成区的道路、公园等建设,“海绵”建设还在同步推进。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雨水储存设施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带缺口的路牙石方便雨水排入下凹式绿地中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景观效果与排水功能完美结合的路缘石排水沟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梅雨季,普利匡环保带您看看南京试点“海绵城市”的地方咋样了]()
生态铺装停车场
根据江苏省住建厅的统计信息,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设500多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无锡、常州、昆山等14市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江苏也已设定目标: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已达到海绵城市要求,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到2030年,全省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是系统性工程,仅以独立的项目很难实现海绵建设目标。为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质量,江苏加强相关基础工作和技术研究,积极打造海绵城市产业链,加强海绵城市产学研用和宣传培训,培养了一批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先遣部队”。下一步持续推进建设,江苏将不断提高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公众等各方积极参与,共同让水在城市中更“自然”迁移、循环,使城市更具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