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吸水,干旱时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防止出现城市内涝。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2016年3月,海绵城市试点获财政支持。
普利匡为什么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
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我们普利匡作为国内外最好排水系统生产厂家之一,有责任支持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要求。普利匡希望我们生产的各类排水沟及其配套系统,能够率先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为国家海绵城市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企业应尽的义务。同时,普利匡也希望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城市可以不再有内涝、不再有烦恼,和城市建设的各行业一起建设美丽完善的美好城市。
各地对海绵城市的动态
江苏率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7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也因此成为全国率先发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省份。根据该《意见》,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将集中在海绵型公共设施和社区建设上,包括: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雨水吸纳能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海绵型道路和广场建设、海绵型住区建设、公共项目的海绵体建设、提高城市排水系统能力等。
杭州启动海绵城市计划
2016年5月26日,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任务敲定,滨江区将先行一步,以“渗、滞、蓄、净、用、排”等源头低影响开发建设的综合措施,率先推进杭州海绵城市建设。杭州建成区(含余杭、萧山)的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将在2020年达到20%以上,2030年达到80%以上。